东院·合作 | 上外东方语学院与青年汉学家共话外语教育与跨文化交流

发布者:李卫峰发布时间:2025-11-24浏览次数:10


1023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举办青年汉学家座谈交流会。院长程彤、泰语专业主任宋帆、印地语专业主任章雨彤、越南语专业教师卢珏璇、阿拉伯语专业教师袁明辉、土耳其语专业教师陈宏宇等与来自巴基斯坦、约旦、孟加拉国、尼泊尔、菲律宾、泰国、土耳其、越南、贝宁、埃及、尼日利亚、突尼斯等国家的十余位青年汉学家就外语教育与跨文化交流进行了深入交流。

程彤院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东方语学院的发展历程及亚非语种学科专业建设情况。他指出,上外在中国外语教育界居于领先地位。当前虽面临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挑战,但外语专业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学院不仅注重语言教学,更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对象国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深入了解,并选派学生赴对象国交流学习一学期或一学年,构建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升学或就业。

在交流环节,突尼斯迦太基大学高等语言学院助理教授海客(Toumi Haykel)首先对东方语学院的卓越教育成就表示赞赏,其后分享了该校中文教学情况。他表示,该校是当地唯一开设中文专业的高校。随着中国赴突游客逐年增多,中文人才就业前景良好。他希望借鉴上外办学经验,进一步提升中文教育质量。

来自土耳其内夫谢基尔大学汉系的专家阿提克忽必烈(Kubilay Atik)也结合个人经历,分享了对汉语教学价值的见解。他表示,中华文化蕴含独特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投身汉语相关领域工作,这一趋势也让他更深刻感受到中外语言教育交流的重要性。

程彤院长回应指出,随着中外交往日益密切,中国外语人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学院要求学生在夯实对象国语言及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向“国别通”转型,鼓励学生积极拓展法律、经贸、新闻等专业知识,成为“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人才。

学院各专业老师还分别与语言对象国的汉学家展开了交流。陈宏宇与阿提克教授,围绕语言教学、师资培训及科研领域合作展开探讨。袁明辉与阿拉伯青年汉学家聚焦中阿语言教学现状深入沟通。宋帆与泰国汉学家共探了人才培养与学术合作。卢钰璇则与越南汉学家交流了专业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前景。

座谈结束后,程彤陪同汉学家们参观学院,介绍了学院历史文脉和学科专业建设成就展示墙,阐释了院训“Ex Oriente Lux”(光从东方来)的深厚意涵。

此次座谈交流会为中外学者搭建了外语教育领域和跨文化交流的对话平台。通过经验分享与需求对接,上外东方语学院与各国青年汉学家凝聚共识,为后续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协同创新、文明互鉴传播等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学术交流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