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分考入上外朝语系的杜白羽是公认的才女,秀外慧中,文采出众。这样一位天资聪颖的学生,却加倍地勤奋努力。在别的同学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她在校园里晨读;在别的同学尽情享受假期的时候,她在国内外游学。就是这样不知疲倦的她,在学习朝语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了韩语能力考试的最高级,缔造了朝语系迄今无人企及的一个传奇。就是这样喜爱挑战的她,在毕业后进入新华社,成为一名外派记者,凭借流利的朝语和英语出色地完成了各种采访、报导、撰稿任务。知道白羽的人都会说:你为当记者而生。
当互联网上“揭秘朝鲜”,“平壤偷拍”等标题不断地吸引着国人的眼球的时候,杜白羽从平壤源源不断地发来了客观、翔实、深入的报道,让读者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朝鲜的脉动,让我们不再对朝鲜隔雾看花,不再受西方媒体的误导。而今,她再接再厉,终将自己在平壤期间的所见所闻汇集成一册精致的感悟——《我的平壤故事》。
《我的平壤故事》,平易近人的书名,封面上白羽那温婉动人的笑容,都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书页一看究竟。于是在上部“平壤的市井声息”中,在一页页翻开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吃货”女生点评朝鲜美食,一个“潮人”女生详解朝鲜式时尚,一个都市女生诠释平壤的城市符号,一个现代女生玩转朝鲜的3G手机、网络、平板电脑,一个艺术女生感受朝鲜的音乐、电影、阿里郎表演,一个柔情女生细述和朝鲜市民的友谊,一个豪放女生活跃在外国友人的派对上,还有一个“女强人”用朝英双语主持大使馆活动,一个“文艺女青年”或深情地怀古,或在寂寞中微笑……是的,有多面的白羽,就有多种视角下的平壤。在她时而俏皮活泼时而严肃深刻的描述里,在她那细腻婉约却不乏直率犀利的笔触中,中国读者对朝鲜的诸多疑问都会得到答案,而原本平面的、刻板的、灰色的、模糊的朝鲜会在脑海中生动、丰富、鲜明、清晰起来。
但如果仅仅把《我的平壤故事》当作生活见闻录就大错特错了,此书的下部冠以“朝鲜深度游”的标题,却决不是浮光掠影般的游记。在这里,白羽展示了一个新华社记者专业干练的素质,用事实和数据提供了朝鲜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大量讯息。她亲历“太阳节”庆典、金正日逝世周年祭等重大国事活动,从金正恩的公开讲话和对朝鲜民众的观察中敏锐地捕捉着朝鲜的新气象。她见证了金正恩执政后志在把朝鲜建设为经济强国、体育强国、旅游强国的决心,如实地报导了朝鲜抗旱救灾的过程以及金正恩派直升机营救遭遇洪灾的中国矿工的事件,忠实地记录了谷歌团访朝、罗德曼访朝的过程前前后后,详细叙述了开城工业园经历的风风雨雨。她让读者感受到了朝鲜人民的团结、第一夫人的气质、先军少年们的气魄,最后,她站在“三八线”上,站在重访朝鲜的抗美援朝老兵身旁,提醒我们莫忘六十年前那段伤痛的历史,继续巩固中朝两国的先烈们用鲜血凝成的友谊。
闭目掩卷,朝鲜的种种印象依然在脑海中跳跃,曾经遥远的国家似乎触手可及。打开电脑,白羽从平壤发来的报导未曾间断。不久的将来,闲不住的她也许还将有佳作问世。不禁莞尔,东院朝语系一只白鹤已腾空而起,必将摇曳着坚实的羽翼,飞向更高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