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介绍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06-17浏览次数:118

语言介绍

   印度人种多,语种也多。这些语言主要分属于两大语系:印欧语系的印度-雅利安语支(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和达罗毗荼语系(使用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2%),此外还有部分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和南亚语系扪达语族,以及其他一些孤立语言。印度主要官方语言是印地语,第二官方语言为英语,印度宪法规定“联邦官方语言为使用天城体字母的印地语”。
   印地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1965年成为印度宪法规定的联邦政府官方语言,英语作为补充工作语言继续使用。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合称印度斯坦语)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用天城体字母,后者用阿拉伯字母,前者的梵语借词多一点,后者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多一些。印地语是印度的国语,也是印度中央政府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英语为第二附加官方语言),印地语同时也是斐济的官方语言之一。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也通行印地语。全世界有4.8亿多人口以印地语为母语。虽然英语在印度很流行,尤其在上层社会,但印度人的英语带有浓厚的口音和较多印地语借词,被称为Indilish。想要流利地和印度人沟通,想要真正研究现代印度,那么印地语学习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印地语(हिन्दी),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巴基斯坦国语)合称印度斯坦语,二者除文字和词汇的差异(前者用天城文字母、多梵语借词;后者用阿拉伯字母、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语法几乎完全相同。从使用人口的角度,印度斯坦语是世界上第四大语言。宝莱坞电影工业基地的大部分电影使用印地语。
    天城文(देवनागरी)是元音附标书写系统,每个字母表示一个辅音,并承载固有元音अ/ə/。与其他元音拼合或去掉元音时,辅音的字母会有写法变化:辅音丛需合写、除固有元音外的元音在和辅音拼合时写为元音符号(मात्रा)、没有辅音的元音位于词首或其他元音后时写成完整的字母、词尾的辅音标记去元音符号(हलन्त)्去除固有元音。文字从左向右书写,由顶杠把字母连接起来。
   印地语是SOV(主语—宾语—动词)语言,动词通常位于句子末。句中间接宾语位于直接宾语前,定语形容词位于其所修饰的名词前,副词位于其所修饰的形容词前,否定标记和疑问词在动词前,助动词总是在主动词之后。
     印地语没有定冠词。名词分阴阳性、单复数和三个格(直接格、间接格、呼格),名词在句中的关系通常由后置词表示。代词不区分阴阳性,第三人称代词实际上为指示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有三级敬语。动词有三种体:惯常体(未完成体)、进行体(连续体)和完成体,通常通过动词होना(“是”)的变化辅助表示时态。印地语有四种简单时态: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假定式)和虚拟式。动词变位展示主语的性、数和人称。主语无后置词,则动词与主语的人称、数和性保持一致;否则,则须与无后置词的宾语性、数一致;主、宾语均有后置词,则动词不一致于二者。
     尽管复杂,印度语语法相当规范,带有相对有限的不规则性。印地语标点使用西方的逗号、感叹号和问号。句末有时用句号,传统的। “完全停顿”(पूर्ण विराम)仍在使用。

   印度学和当代印度研究在中国还亟需发展。在学习印地语后,可以进一步研究印度典籍做文化研究或者以当代印度为研究对象做区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