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讲堂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2-06-17浏览次数:153

东方大讲堂

 

 

邀东方名师进讲堂,助国际人才走四方——《东方大讲堂》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挥着引领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重要的软实力,是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校一直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东方语学院主办的《东方大讲堂》系列讲座正是为了适应我校对接国家战略,培养国际型特色人才的需要,力求“以师生为本、面向全社会、传东方之光、播希望之种”,通过讲堂设置序列化、讲堂形象标识化、讲堂选题东方化、聘请名师学科化、受众师生多元化、讲堂设置持续化、组织模式规范化的运行机制,努力打造“邀东方名师进讲堂,助国际人才走四方——《东方大讲堂》”这一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优秀品牌。

东方语学院主办的“邀东方名师进讲堂,助国际人才走四方——《东方大讲堂》”系列学术讲座,以东方文化为切入点,立足于学院阿拉伯语、朝鲜语、波斯语、泰语、印度尼西亚语、越南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印地语等九个专业,旨在让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与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进行思想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以期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并学习到专家学者的知识精华,交流有关语言、文学、文化等领域的新思想、新理念,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世界情怀,从而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打造我校厚实的人文底蕴。

《东方大讲堂》系列讲座自2008年开创以来,迄今为止已完成了五十八讲:

序列

题目

时间

讲座人

职务

1

伊朗传统音乐与诗歌

2008.02

贾姆希迪先生

伊朗国家民族乐团第一男高音

2

2010年世博会: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展望

2008.03

穆罕默德·甘姆迪博士

沙特城乡事务部2010年世博会执行主席

3

韩国面临的四大转型与李明博政府的内外政策 

2008.04

石源华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任

4

伊斯兰在中国:历史与现状

2008.04

白润生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和《上海穆斯林》杂志主编

5

全球化影响下的阿拉伯文化与文学

2008.06

仲跻昆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会长

6

阿拉伯语语言与文化

2008.06

国少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

7

关于越南文化的几个问题

2008.09

吴德盛

越南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

8

朝韩语法差异分析

2008.10

姜银国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9

我的上海之根

2008.10

Ruth KOLANI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

10

汉阿翻译理论与实践

2008.10

马景春

北京外文局译审

11

重述历史

2009.03

艾隆·希律

以色列作家、剧作家

12

变革之美学

2009.03

阿多尼斯

阿拉伯诗人、思想家、文学理论家

13

中东—国际政治的热点地区

2009.04

赵伟明

教授

14

万事开头难——谈学生学术研究的选题

2009.05

张光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军事外国语学院教授

15

对韩国语语法教学方法的思考 

2009.05

张光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军事外国语学院教授

16

倭马亚王朝时期的诗人

2009.06

Dr. Hamile

苏丹学者

17

面向21世纪的中沙关系

2009.05

叶海亚•宰德

沙特阿拉伯王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18

奥巴马的全球战略与中国的中东外交

2009.05

朱威烈

中东研究所所长

19

土耳其在中东地区的作用与影响

2009.06

诺扬•罗拿

土耳其担保银行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

20

关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创新问题

2009.06

马斯伍德•塔希尔

黎巴嫩大学历史系教授

21

《一千零一夜》与阿拉伯古典文学

2009.11

郅溥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22

阿拉伯现当代文学

2009.11

郅溥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23

我所经历的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

2009.12

陈勇

新华社对外部主任

24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与中越友好关系的发展

2009.11

于向东

郑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25

韩国古典汉文小说《姜虏传》的文本结构及其文化意蕴

2009.11

崔雄权

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院长

26

中阿外交关系展望

2009.12

阿卜杜拉•本•萨力赫•萨阿迪

阿曼苏丹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27

中韩关系: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2009.12

金正基

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

28

浅谈中韩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09.12

安玉祥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

29

朝鲜核问题的解决方法与中国的作用

2010.04

金正基

大韩民国驻上海总领事

30

中以关系问题

2010.05

Aron Shai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副校长

31

朝鲜、韩国语言规范差异与中国朝鲜语规范

2010.05

金永寿

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院长

32

对比分析理论及新的研究课题

2010.05

朴德俊

韩国加图立大学教授

33

韩汉语选择问句对比

2010.06

柳英绿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34

阿拉伯语学习方法探讨

2010.09

张宏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35

漫谈阿拉伯语学习

2010.09

付志明

北京大学教授

36

阿拉伯语研究

2010.09

周烈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教授

37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14世纪访华见闻

2010.10

阿卜杜勒•哈迪•塔兹

摩洛哥皇家科学院院士,教授

38

以中国的视角看伊朗

2010.11

刘振堂

中国前驻黎巴嫩、伊朗大使

39

中东特使谈中东热点问题

2010.11

吴思科

中东特使

40

韩国语教育与韩国现代诗

2010.12

尹汝卓

韩国首尔大学国语教育专业教授

41

韩国语形态学与词汇学

2010.12

崔镐哲

韩国高丽大学国语国文专业教授

42

光从东方来

2011.03

白钢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研究员

43

中东北非近况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011.04

加法尔•卡拉尔•艾哈迈德

苏丹学者,著名汉学家

44

韩国语和韩文的特征

2011.04

朴昌远

梨花女子大学教授

45

伊斯兰文化与阿拉伯国家对外关系

2011.05

李伟建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

46

如何研究朝鲜半岛历史与现实问题

2011.06

杨昭全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韩国独立运动研究中心主任

47

叙利亚危机与中东局势

2011.06

张养吾

外交部政策司参赞

48

外语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需要

2011.09

朱威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

49

历史与叙述:一个卡通画家眼中的历史

2011.10

雅科夫•基尔申

耶鲁大学研究员、兼职作家和卡通画家

50

韩语语法教材中的冠形词和冠形词形的研究

2011.11

刘银钟

延边大学教授、金日成综合大学博士

51

作为外语教育的韩国语教育——以语言教育和文化为中心

2011.11

文英子

扬州大学韩国语系主任,教授

52

大学精神与大师情怀

2011.11

马丽蓉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53

凯加王朝的绘画

2011.11

Barbara Stoecker-Parnian

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慕尼黑大学近东和中东研究专业讲师

54

以色列社会的多样性及其阿犹融合

2011.12

Sam Chester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兹高级国际关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55

现代中印关系

2012.03

吴永年

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56

尖端领域的创新——将以色列的高科技秘密引入中国

2012.03

罗裴(Paul Ross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德国研究硕士

57

韩国语教育的现状与课题

2012.04

具本宽

韩国首尔大学国语教育系主任

58

土耳其所见、所闻、所思

2012.04

张信刚

香港城市大学前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