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我为爱而生 ——访韩语系老师金顺吉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4-10-10浏览次数:2162

只因为我为爱而生
——访韩语系老师金顺吉


    金顺吉,吉林延边人,朝鲜族。本科时期攻读历史系,后进入延边大学攻读对外汉语硕士,2006年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朝鲜语系攻读博士学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朝鲜语系第一届博士生,2009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主要负责低年级的韩语教学工作。


    如果你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二楼的走廊上看到一个瘦弱的身影飞奔而过,步伐轻盈,面容愉快,你猜想这这或许是位学姐,然而迎面而来的学生见到她便站定微微低头,恭敬地吐出一串字符——“安宁哈塞哟”。不要纳闷,你看到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的金顺吉老师。


    受到采访邀请,金顺吉老师欣然应允。与其说是一次采访,不如说是朋友之间的一次轻松愉快的谈天。从开始到结束,金顺吉老师有问必答,她的回答俏皮中不失严肃,平淡中不乏深意,率性中犹带思虑。谈人生,谈事业,谈家庭,金顺吉老师一一娓娓道来,笔者自始至终未曾感到一丝压力。

从历史到语言 “为爱走天涯”


    金顺吉老师本科时期的专业是历史,据她所说,自己选择历史的原因是因为觉得历史简单。本科毕业之后金顺吉老师到中学任教,教授历史课程。而后辞职考研,进入延边大学对外汉语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从稳定的工作中抽身继续学习,笔者感到纳闷了。问及缘由,金顺吉老师莞尔一笑,“我可以说实话吗?”老师孩子般的天真逗笑了笔者,“当然可以!”随后金顺吉老师的口中蹦出四个字:“因为爱情”。笔者不禁为金顺吉老师的率真一震。原来当时金顺吉老师有一名韩国男友,是通过家教认识的,男友当时在延边大学学习,金顺吉老师决定为爱一搏,辞职考研。


    顺利进入延边大学学习之后,金顺吉老师有幸聆听了金基石教授的词汇学课程。据金老师介绍,当时延边大学其他语言学教授虽然都阅历丰富,知识渊博,但是讲课时较刻板。而金基石教授则不同,金顺吉老师回忆道,当时金基石教授讲课生动形象,将原本乏味无趣的语言学讲得浅显易懂,趣味盎然,自己也就由此对语言学产生极大兴趣,并疯狂地迷上了金基石教授在课堂上所提到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在以后的学习中,金顺吉老师着迷般的阅读了赵元任先生的几乎所有书籍,为自己的语言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6年,金顺吉老师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为金基石教授门下弟子,也是上外朝鲜语系的第一届博士生,说到这儿,金顺吉老师也是非常自豪。金顺吉老师笑称自己来上海是为“避难”,何来“避难”一说?金顺吉老师毫无避讳地告诉笔者,自己当时与男友分手,为逃避感情而来到上海求学。也许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金顺吉老师的率性打动了笔者。也正是因为金顺吉老师的“避难”,让上海外国语大学朝鲜语系获得了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喜新”又“厌旧” 教学却不倦


    担任朝鲜语教师以来,金顺吉老师一直担任一年级的教学工作。问及缘由,金顺吉老师又给出了一个幽默的回答——“我是个喜新厌旧的人”,说完便爽朗地笑了起来。金顺金老师回忆道,自己曾随李春虎教授外出做同声传译,同传高密度、超紧张的氛围让她很不适应。而在课堂上则不同,轻松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还能将自己对事、对人、对人生的看法以及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传递下去。金顺吉老师十分享受课堂的氛围,她强调道,特别是看到学生在语言能力和各方面的提高,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而自己之所以亲睐教授一年级学生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她享受看着学生从对韩语的一无所知到能认字、能读书、能组词、能造句,最后能进行简单的对话的过程,这是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像看到自己播下的种子钻出地面冒出小绿芽儿。而这一颗颗种子发芽之后,她想去播种更多的种子,所以她会在带完一届大一之后又奔赴下一届,而那些已经发芽的种子则会在其他的优秀老师的呵护灌溉下茁壮成长。


    虽然对学生“喜新厌旧”,但是对于教育工作,金顺吉老师始终抱有无限的热情。日复一日教学中,她会不断翻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寻找新的教学方法。虽然要教授的课本、语法内容等等一天天在重复,但是每天看到的都是朝气蓬勃的面孔,每一天的心态、每一节课的状况都各不相同,她从不会觉得枯燥。金顺吉老师会在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中寻找到新鲜感,每一天的她在一直给学生、给周围的人带来新鲜感。

爱最重要 爱最强大


    采访下来,金顺吉老师说得最多的一个字眼就是“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金顺吉老师的“爱”吧。

    首先,朝鲜语系的办公室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办公室的老师大都是师生关系,但是长辈对晚辈并不像韩国社会中等级森严,反而家庭的氛围更加浓厚。大家有什么事情都会在办公室里分享,不论是高兴的事,还是生活中困难,大家都愿意说出来。特别是论文发表时,办公室的气氛更加活跃。金顺吉老师也自称是办公室的广播站,为大家播放最新消息。


    第二,金顺吉老师特别强调大学一定要谈一场恋爱,这是她和每一届新生必谈的话题。她认为恋爱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是在最纯真、没有学习压力、没有经济负担的年纪里最美好的一件事情,但是却不能因为恋爱放弃同学之间的友爱。大学生活应当按比例分配,学习、恋爱、友情、社团等方面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下一届新生我还会继续强调”,金顺吉老师笑称,“大学一定要谈一场恋爱。”


    第三,问起想对学生说的话,金顺吉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想学好一门外语一定要对这门外语有一个爱的部分,不论是饮食、文化还是影视明星,有爱才会有热情。“我经常这么和学生说,‘你能吃泡菜吗?你能吃酱汤吗?你要是能吃泡菜也能吃酱汤,你韩语一定能学好’”,金顺吉老师如是说,“没有爱,怎么学”。金顺吉老师希望每一个朝鲜语系的学生都能找到对韩语的特别爱的小部分,有了这个小部分,就可以学好。其实何止韩语,任何事情都是一样,有爱就有兴趣,有兴趣就有热情,这些都有了,何来做不好的道理。“爱是最重要的,爱也是强大的”,金顺吉老师总结道。


    这就是金顺吉,一位热情洋溢、活泼率性,一位相信爱、传递爱的大学教师。采访结束了,但是金顺吉老师的一番话却深深印在了笔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笔者被她的热情,她的率性,她的乐观和她的爱深深打动,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她真挚的眼神已经在述说着她对学校、对学生全部的情感。虽然笔者想在大学谈一场恋爱已不大现实,但笔者也会如金顺吉老师所说,努力寻找到自己的对于韩语特别爱的那一小部分,也愿所有朝鲜语系学子觅得所“爱”。


                                                                           撰稿人:易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