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希伯来语的演变与新生
主讲人:Ghil’ad Zuckermann(诸葛漫)教授
日期:2025年5月21日
时间:周三 08:15-11:30
地点: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文献中心
语言:英语、希伯来语
内容提要:
1. 希伯来语3300年的演变与新生
从古迦南文字到圣经希伯来语,从拉比文献的沉寂到19世纪后的复兴,希伯来语历经千年涅槃,最终成为现代以色列的活语言。本讲座将追溯其3300年的历史脉络,解析语言复兴如何重塑民族文化身份,并结合Zuckermann教授对以色列希伯来语“多源造词”的研究,探讨古老语言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创新。
2. 一词双源:希伯来语与汉语中的音义匹配现象
跨越地理与文化边界,希伯来语与汉语在词汇音义上展现出惊人的关联性。讲座以“Adama(土地/Adamah)”“Shalom(和平/安乐)”等词为例,结合《多源造词研究》理论,揭示跨语言接触中的音义匹配机制,探索两种古老文明在语言创新中的深层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对全球化时代语言保护与再生的启示。
主讲人介绍: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双博士,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教授。诸葛漫教授开创“复兴学”(Revivalistics),专注于语言复兴、濒危语言保护、语言接触以及词汇创新等领域的研究。其著作包括《Revivalistics: From the Genesis of Israeli to Language Reclamation in Australia and Beyond 》《Israelit Safa Yafa》及《多源造词研究》等。2023年获Rubinlicht奖,2024年被《澳大利亚人报》评为澳大利亚研究领域的“30位活传奇人物”之一。